- 編號:100447
- 書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分類集成:法規匯編·實務問答·案例
- 作者:王廣聰
- 出版社:中國法治
- 出版時間:2025年9月
- 入庫時間:2025-10-10
- 定價:14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工具書。全書以未成年人這一特殊主體為中心,從維護未成年人權利義務開始,貫穿了未成年人成長的時間軌線,覆蓋了未成年人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一般場景,重視檢索了家庭學校行政司法和社會等重點環節的職責任務。通過未成年人民事、刑事、行政和社會四大部分的法規范疇,從民事權利、行為能力、責任年齡、犯罪預防、家庭監護、學校教育、政府責任、社會協同等八個專題展開,搭建起匯聚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要素的基本法律框架。每個專題按照法律規范、典型案例和實務問題進行展開和歸類整理,形成一個比較周全的知識體系。全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是一本兼具時效性與實用性的未成年人保護學習、培訓、辦案的工具書。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未成年人民事規范
第一章法規匯編
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 法律
1《民法典》
2《居民身份證法》
3《母嬰保健法》
4《勞動法》
5《廣告法》
6《公證法》
7《保險法》
8《疫苗管理法》
9《戶口登記條例》
◆ 行政法規
1《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3《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
◆ 部門規章
《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 部門規范性文件
《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關于未成年人開戶問題的答復意見》
二、父母子女關系的監護、代理
◆ 法律
1《民法典》
2《未成年人保護法》
3《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家庭教育促進法》
5《個人信息保護法》
6《信托法》
◆ 行政法規
《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 部門規章
1《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
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三、婚姻糾紛中的未成年人
◆ 法律
1《民法典》
2《未成年人保護法》
3《家庭教育促進法》
4《婦女權益保障法》
◆ 行政法規
《婚姻登記條例》
◆ 部門規章
《中國邊民與毗鄰國邊民婚姻登記辦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民事部分)紀要》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見》
四、收養
◆ 法律
《民法典》
◆ 行政法規
1《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2《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 部門規章
《華僑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的管轄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的規定》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是否應當征得愿意并有能力撫養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意的電話答復》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收養評估辦法(試行)》
2《收養登記工作規范》
3《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衛生部、人口計生委關于解決國內公民私自收養子女有關問題的通知》
4《民政部關于規范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和社會散居孤兒收養工作的意見》
5《民政部關于社會福利機構涉外送養工作的若干規定》
6《民政部辦公廳關于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繼子女當事人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的通知》
7《民政部辦公廳關于生父母一方為非中國內地居民送養內地子女有關問題的意見》
8《民政部辦公廳關于收養人因生活困難不能繼續撫養被收養人有關問題的復函》
9《司法部公證司關于可以辦理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孫子女為養孫子女公證的復函》
10《司法部關于為赴日人員生父母辦理同意送養公證應符合收養法規定的復函》
11《司法部公證司關于目前不宜為何霖吉、薛玲夫婦辦理收養公證的復函》
12《司法部公證司復〈關于能否為毛章宇辦理事實收養公證的請示〉的函》
13《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關于公證處能否為離婚后的一方當事人辦理事實收養公證的復函》
◆ 部門工作文件
《民政部、公安部關于開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收養工作的通知》
五、繼承
◆ 法律
1《民法典》
2《未成年人保護法》
3《公司法》
4《合伙企業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未成年的養子女,其養父在國外死亡后回生母處生活,仍有權繼承其養父的遺產的批復》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空難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復函》
六、侵權責任
◆ 法律
《民法典》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解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于監護責任兩個問題的電話答復》
七、未成年人民事程序特別規定
◆ 法律
《民事訴訟法》
◆ 行政法規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2《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相關程序問題的批復》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
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審判監督程序嚴格依法適用指令再審和發回重審若干問題的規定》
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
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
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證債權文書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
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
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
16《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立案、審判與執行工作協調運行的意見》
◆ 部門工作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執行工作中進一步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的意見》
第二章實務問答
1年齡與未成年人民事行為能力
2純獲益民事法律行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
3在校讀書子女是否都可以要求父母支付生活費
4未成年人重疾險保險產品格式條款說明義務
5男方不愿意但女方堅持生育,男方是否應當承擔撫養義務
6受委托隔代照顧與父母一方監護權的位階
7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
8離婚并不是主張子女撫養費的前置條件
9離婚協議中明確給子女的財產能否撤銷
10在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受遺贈人的繼承人是否享有接受遺贈財產的權利
11未成年人殘疾賠償金的計算采“勞動能力喪失說”
12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的原則和方法
13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造成嚴重精神損害
14受托人的責任分擔問題
15離異父母、繼父母責任
16侵權責任編中有關“相應的責任”理解
17數人教唆或者幫助的侵權責任劃分
18受托監護人的過錯應以疏于履行監督義務為標準
19涉及不動產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是否適用不動產專屬管轄
20學生在校內遭受校外人員人身損害的起訴對象
21撫養費糾紛案件訴訟費按照非財產案件收取
22申請給付撫養費不受申請執行時效限制
第三章案例指引
1未成年人姓名變更
2未成年人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糾紛
3侵犯未成年人健康權、名譽權
4侵犯未成年人名譽權、肖像權
5未成年人“自甘風險”規則的適用
6與其年齡、智力不相符的支付行為
7雇主對未成年人提供勞務應盡更高注意義務
8未成年人演藝合同
9未成年運動員勞動關系
10已就讀大學的成年子女撫養費支付
11離婚父母異地共同撫養未成年人
12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
13申請變更監護人及財產監管
14隔代探望權糾紛
15離婚過程中不滿2周歲未成年人的直接撫養
16非婚生未成年人撫養費第三人撤銷權
17支付撫養費與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財產
18人工授精子女撫養糾紛
19撫養權先予執行
20確定撫養權的經濟條件、較長生活時間的因素
21撫養權確定的子女意見、家庭暴力因素
22撫養糾紛的監護能力評估
23撫養費的“未成年人合理需求”
24物價上漲而提高撫養費標準
25支付撫養費的違約金條款
26追索撫養費原則上不適用訴訟時效
27家庭暴力離婚糾紛案件的先行判決
28調處變更撫養關系
29對撫養費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
30不可代替履行的撫養權執行
31繼子女的監護歸屬
32兼顧多子女共同生活的輪流撫養
33漸進式隔代探望
34探望權的時間和方式
35探望權糾紛再次起訴
36不得以先行給付撫養費等理由干涉、阻撓探望
37離婚協議中未成年人贈與條款撤銷
38贈與未成年子女房屋的回贈
39否認親子關系糾紛
40收養手續的公告瑕疵
41人工授精胎兒的繼承份額
42親子女、繼子女法定繼承糾紛
43祖母贈房后的居住權
44餐飲經營者、同飲者、同行者等身份當事人的各自義務范圍
45未成年人文身侵權
46物業管理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47任由未成年人遛犬致人損害
48動物園致人損害糾紛
49對正在被監禁的人提起變更撫養關系的訴訟管轄
50訴訟參與的“臨時”法定代理人
51婦聯組織、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等機構直接作為原告代未成年人提起訴訟
52隱私權糾紛訴訟和人格權侵害禁令的法律援助
第二部分未成年人刑事規范
第一章法規匯編
一、責任年齡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3《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骨齡鑒定”能否作為確定刑事責任年齡證據使用的批復》
◆ 工作答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二、嚴重不良行為與治安違法
◆ 法律
1《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治安管理處罰法》
◆ 部門規章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公安機關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
2《公安機關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二)》
三、刑事政策與刑罰適用
(一)教育為主、懲罰為輔
◆ 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
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刑事訴訟法》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二)量刑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
(三)正當防衛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公安機關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二)》
(四)共同犯罪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五)前科報告免除及犯罪記錄封存
◆ 法律
1《刑法》
2《刑事訴訟法》
3《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實施辦法》
四、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試行)》
◆ 部門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五、侵犯財產犯罪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敲詐勒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
六、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試行)》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利用賭博機開設賭場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提取、扣押、稱量、取樣和送檢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5《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毒品犯罪案件公訴證據標準指導意見(試行)》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網絡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跨境賭博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七、其他相關犯罪及重新犯罪預防
(一)其他相關犯罪
◆ 法律
《刑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非法經營、非法使用興奮劑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二)重新犯罪預防
◆ 法律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八、未成年人刑事特別程序
◆ 法律
1《刑事訴訟法》
2《監獄法》
◆ 立法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二款的解釋》
◆ 部門規章
1《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2《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定》
3《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規定》
◆ 司法解釋
1《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2《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對涉嫌盜竊的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是否違法問題的批復》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2《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
◆ 部門工作文件
《司法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法援護苗”行動的通知》
第二章實務問答
1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審查要點
2未成年被害人行政案件詢問筆錄的效力
3旅館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須”規定
4全面理解教育與懲罰的內在關系
5未成年被害人同等保護
6自首
7《刑法》中禁止從事的“相關職業”
8禁止令的設定
9《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實施辦法》第5條的理解和適用
10未成年人案件絕對不起訴后是否需要犯罪記錄封存
11相對不起訴的未成年人是否能夠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
12親屬間未成年人侵犯財產犯罪的處理
13學生欺凌的尋釁滋事犯罪
14學生欺凌中聚眾斗毆罪及其轉化犯
15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與強奸罪的界限
16精神心理治療和康復“所需”的相關費用
17拐賣兒童罪中的“偷盜嬰幼兒”
18拐賣兒童涉及的犯罪及處罰
19虐待罪的認定標準
20家庭暴力的正當防衛
21未成年人有“曾經故意犯罪”,是否必須徑行逮捕?
22女性工作人員不在場的言詞證據
23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一對一”情況下的證據審查
24訊問未成年人時能否直接通知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合適成年人到場
25社會調查的主要內容
26訊問未成年人的注意事項
27詢問未成年被害人工作要點
28監護、幫教條件的考量因素
29被害人不諒解能否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
30圓桌審判適用范圍
31未成年人與法定代理人上訴權關系的把握
第三章案例指引
1推定犯罪時未達刑事責任年齡
2戶籍證明與其他證據材料互相矛盾的審查順序
3戶籍材料存在重大瑕疵五大審查原則
4臨界年齡爭議的綜合認定
5未成年人犯罪禁止令
6不構成累犯及其例外
7對罪行極其嚴重的未成年犯罪人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8學生霸凌引發的防衛行為與相互斗毆
9與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未成年人處理
10行政違法、附條件不起訴、起訴的分流
11未成年人罪犯假釋
12“罪行極其嚴重”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適用死刑
13慎重認定未成年人構成惡勢力犯罪
14“遺棄”有撫養義務嬰幼兒的故意殺人
15體罰致子女死亡構罪三個方面
16公共場所當眾實施強奸、猥褻
17隔空(網絡)猥褻
18奸淫幼女“情節惡劣”
19線上猥褻、線下強奸數罪并罰
20與未滿刑事責任年齡的人輪奸
21與未成年人有共同家庭生活關系的人員
22未成年人與幼女交往過程中自愿發生性關系
23致幼女懷孕的量刑把握
24女性可構成強奸罪共犯
25正常醫療檢查與猥褻犯罪
26經常性虐待
27對遺棄被扶養人“情節惡劣”的認定
28不履行監管職責放任發生虐待后果
29將親生子女送給他人并收取一定數額錢財行為的定性
30區分拐騙兒童罪和拐賣兒童罪
31學生欺凌
32當場以未成年人相威脅要求被害人取款的行為
33未成年人幫信罪寬嚴相濟處理
34在學校里招攬同學出售銀行卡
35出售自己手機卡
36多次強取其他未成年人少量財物
37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販賣毒品
38以未成年人為毒品犯罪對象
39向未成年人非法銷售“笑氣”
40組織未成年人有償陪侍行為
41組織兒童乞討
42組織未成年人進行盜竊的性質認定
43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
44銷售超過保質期的奶制品
45附條件不起訴與不起訴之間的界限
46附條件不起訴設定的附帶條件
47附條件不起訴設定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
48附條件不起訴設定的社會調查
49委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進行社會調查
50附條件不起訴設定的“違反考察機關監督管理規定”
51拓展社會支持資源開展精準幫教
52預防再犯的社會觀護
53虐待未成年人的公訴程序
54犯罪記錄封存并非犯罪記錄消滅
55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提供法律援助
第三部分未成年人行政規范
第一章法規匯編
一、家庭撫養的國家支持、干預
(一)對家庭暴力、監護侵害的國家干預
◆ 法律
1《民法典》
2《未成年人保護法》
3《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家庭教育促進法》
5《反家庭暴力法》
◆ 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相關程序問題的批復》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
2《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關于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民政部、全國婦聯關于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庇護救助工作的指導意見》
◆ 部門工作文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關于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
(二)對困難未成年人的救助和幫扶
◆ 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
2《民法典》
◆ 行政法規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 部門規章
1《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
2《家庭寄養管理辦法》
◆ 國務院(國辦)文件
1《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
2《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醫療保障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
2《民政部、公安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
3《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
4《民政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5《困境兒童個人信息保護工作辦法》
6《民政部、中國殘聯關于加強困境孤獨癥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通知》
7《民政部、財政部關于發放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基本生活費的通知》
8《民政部、公安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護工作的通知》
9《民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宗教事務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棄嬰相關工作的通知》
二、學校教育、管理
(一)一般要求
◆ 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
2《教育法》
3《民辦教育促進法》
4《職業教育法》
◆ 部門規章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
(二)學前教育
◆ 法律
1《憲法》
2《學前教育法》
◆ 部門規章
1《幼兒園工作規程》
2《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 國辦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托育從業人員職業行為準則(試行)》
(三)義務教育、控輟保學
◆ 法律
1《憲法》
2《義務教育法》
◆ 部門規章
《小學管理規程》
◆ 國務院(國辦)文件
1《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
2《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
3《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
(四)教師資格
◆ 法律
《教師法》
◆ 行政法規
《教師資格條例》
◆ 部門規章
《〈教師資格條例〉 實施辦法》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關于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
◆ 部門工作文件
《教育部關于推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工作的通知》
(五)教育懲戒
◆ 部門規章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 部門規范性文件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六)殘疾人教育
◆ 法律
1《憲法》
2《殘疾人保障法》
◆ 行政法規
《殘疾人教育條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教育部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
◆ 部門工作文件
《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
(七)校外培訓
◆ 部門規章
《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
◆ 兩辦文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 國辦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體育總局、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
2《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
(八)法治副校長
◆ 部門規章
《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
(九)安全管理
◆ 行政法規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 部門規章
1《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2《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
3《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4《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 國辦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
2《教育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3《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4《學校衛生監督工作規范》
5《中小學校、幼兒園消防安全十項規定》
三、政府、社會保護的特別照顧和禁止性要求
(一)特別照顧
◆ 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
2《旅游法》
3《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 行政法規
《博物館條例》
◆ 部門規章
1《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
2《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3《鐵路旅客運輸規程》
◆ 兩辦文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門票價格優惠政策的通知》
2《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未成年人實行門票減免政策的通知》
3《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
4《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解放軍總政治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科協關于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的實施意見》
5《建設部、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
6《民政部、教育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于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作用的指導意見》
7《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
(二)禁止性規定
◆ 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
2《廣告法》
3《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4《勞動法》
5《煙草專賣法》
6《電影產業促進法》
◆ 行政法規
1《娛樂場所管理條例》
2《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
2《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煙草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
◆ 部門工作文件
1《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食品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2《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
四、網絡空間的權益保護
◆ 法律
《未成年人保護法》
◆ 行政法規
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2《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
3《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 部門規章
1《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
2《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
◆ 部門規范性文件
1《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2《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
3《教育部辦公廳、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
4《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
◆ 部門工作文件
1《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
五、公益訴訟
◆ 法律
《未成年人保護法》
◆ 司法解釋
《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規則》
六、行政訴訟
◆ 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案件案由的暫行規定》
2《人民檢察院行刑反向銜接工作指引》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學校向學生推銷保險收取保險公司傭金入賬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答復》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不服教育行政部門對適齡兒童入學爭議作出的處理決定可否提起行政訴訟的答復》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出具介紹信的行為是否屬于可訴具體行政行為請示的答復》
第二章實務問答
1缺乏告訴能力未成年人的檢察救濟
2認定家庭暴力事實的輔助證據
3家庭暴力影響離婚訴訟中未成年子女撫養權
4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跨省通辦”
5撤銷監護人資格
6申請恢復監護人資格的期間限制
7完善公益普惠兒童福利體系
8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9人身安全保護令與人格權侵害禁止令的適用
10困境兒童監護風險干預
11兒童福利機構重大事故隱患標準
12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煙、酒、彩票銷售網點
13教育懲戒
14即將畢業的大中專院校學生與用人單位能否建立勞動合同關系
15限制招用未成年人的勞動保護
16教育機構承擔侵權責任的時空條件
17旅館等住宿經營者違規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的處罰規則
18酒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監管
19電競酒店行政監管
20未成年人公益訴訟受案范圍
21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
22互聯網企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管理體系
第三章案例指引
1未成年人姓名權“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2新生兒姓名無法協商確定不是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阻卻要件
3醫療保健機構出具《出生醫學證明》義務
4姓名權的人格權屬性與未成年人的關聯度高于其監護人
5未變更撫養權的家庭教育指導
6撫養糾紛支持起訴
7探望權執行監督
8督促落實未成年人禁煙保護
9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訴訟
10幼兒園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
11督促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12督促整治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
13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他措施
14追索撫養費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權益
15督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監護大數據監督
16實施嚴重損害行為的監護人資格撤銷
17不作為情形的監護人資格撤銷
18監護侵害刑民一體化辦案保護機制
19困境兒童指定監護人
20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
21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社會支持
22部門聯動解決監護困境
23新居民子女受教育權
24教育工作者履行報告義務
25學校負責人不報告被追責
26培訓機構教職員工信息查詢
27教職員工異地就職信息查詢
28教職員工毒品前科信息查詢
29幼兒園廚師信息查詢
30教育機構工勤人員信息查詢
31教師接受幼兒表達喜愛和敬意的小額零食
32勸退幼兒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33學校已盡到教育管理、職責
34學校未及時發現并制止校園暴力行為,需要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侵權責任
35學校不因實施合理的教育懲戒行為而承擔侵權責任
36中小學生配餐食品安全事件的行政處罰
37教育培訓機構學員之間侵權責任
38校外培訓機構侵權責任
39處罰學生違紀行為
40組織校外活動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41寄宿期間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42農村戶籍學生殘疾賠償金應當按照該校所在地的城鎮居民標準計算
43校外企業實習期間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44學校的注意義務以及可預見性、可預防性等因素
45“幼兒園”橫向壟斷協議
46未按時接受義務教育的行政處罰
47變更撫養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48督促履行校車安全監管職責大數據監督
49醫療保險事業管理局社會保障行政給付
50督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
51落實未成年人享受門票價格優惠政策
52兒童模特的權益保護
53對未成年人入住的詢問義務
54住宿經營者履行報告義務
55住宿經營者怠于履行強制報告義務
56醫務人員不報告追責
57醫務人員履行報告義務
58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糾紛
59未成年人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
60為特定未成年人的社會募捐
61預付卡未使用的退還
62督促履行點播影院監管職責
63督促履行電競酒店監管職責
64督促履行盲盒市場監管職責
65督促履行密室劇本殺監管職責
66督促消除道路安全隱患
67督促履行涉未成年人公共場所消防監管職責
68督促履行娛樂場所違法接待未成年人等監管職責
69防止未成年人濫用藥物行政公益訴訟
70阻斷性侵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感染艾滋病風險
71未成年人近視矯正
72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公益訴訟
73網絡打賞支持起訴
74阻斷私密信息網上傳播,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保護
75涉電信網絡犯罪早期預防
76未成年人銀行卡管理保護模式
77禁止向未成年人租售網絡游戲賬號
78網絡沉迷的矯治教育
79公共場所未成年人隱私權
80網絡騷擾、威脅等行為的人格權侵害禁令
81個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的損害賠償
82利用網約車猥褻
83利用裸貸敲詐勒索
84利用網絡編造虛假身份誘騙
85提供虛假網絡技術詐騙
86向未成年人提供內容不健康網絡服務合同
87“電競酒店”屬于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88引發網絡輿情的精神損害賠償
89網絡服務提供者對違法信息的審查義務
90利用招收童星進行網絡猥褻"